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衛氣同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衛氣同病

定義
衛氣同病為中醫病證名,指外感表邪未解,病邪已內傳氣分,形成表裡同病之證。此證候特點為表證(衛分)與裡熱(氣分)同時存在,屬外感熱病進展過程中表裡傳變的過渡階段。

病因病機

  1. 外邪侵襲:風熱或風寒之邪初犯肌表(衛分),未能及時疏解,邪氣化熱內傳氣分。
  2. 正邪交爭:衛分邪氣未除,氣分熱勢已盛,形成「衛分未罷,氣分熱熾」之勢。
    3.裡熱外發:氣分熱盛,耗傷津液,熱邪外蒸,而表證仍未盡退,故見表裡俱熱之象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衛分症狀:惡寒、身痛、頭痛、舌苔薄白。
  • 氣分症狀:壯熱(高熱不退)、口渴喜飲、心煩、汗出、舌苔轉黃或黃白相兼,脈數。
  • 特徵性表現:熱勢雖盛,但仍有惡寒,此為表邪未解之關鍵指徵。

辨證要點

  1. 表裡證並見:需綜合判斷惡寒(表)與壯熱、口渴(裡)是否共存。
  2. 舌苔變化:初期薄白,隨熱勢發展漸轉微黃或黃白相兼,反映邪由表入裡。
  3. 汗出特點:雖有汗出,但熱不退,區別於純表證或純裡熱證。

治法
清熱解表、表裡雙解為主,根據病邪偏重選方:

  • 偏風熱者:用《銀翹散》加石膏、知母,疏風透表兼清氣分熱。
  • 表寒裡熱者:選《大青龍湯》解表散寒,兼清裡熱。
  • 濕熱蘊表者:配伍《三仁湯》化濕透邪,佐以清氣分濕熱之品。

中醫理論延伸
衛氣同病屬《溫病學》「衛氣營血」辨證中衛分與氣分的交叉證型,與《傷寒論》「太陽陽明合病」機制相通,體現了六經辨證與衛氣營血辨證的關聯性。此證若未及時化解,可能進一步內傳營血,或耗氣傷津,轉為陰虛火旺之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