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衛營同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衛營同病

定義與病機
衛營同病為中醫溫病學中的複合證候,指外感溫熱病邪同時侵犯衛分與營分,或病邪由衛分逆傳心包,或深入營分而衛分證未盡。此證多見於溫病傳變過程,屬衛分證與營分證並存的病理狀態,反映正邪交爭、表裡同病的特點。

臨床表現

  1. 衛分證候
    • 惡寒、發熱(表邪未解,衛陽被鬱)。
    • 咳嗽、頭痛、舌苔薄白(肺衛受邪,氣機不利)。
  2. 營分證候
    • 身熱夜甚(營陰耗傷,熱灼陰分)。
    • 神志昏蒙、譫語(熱擾心神,邪陷心包)。
    • 舌質紅絳、脈細數(營熱熾盛,陰液虧虛)。

病因與傳變
本證成因可分二途:

  1. 逆傳心包:溫邪由肺衛直入心營,多因邪盛正虛或心肺陰虧,致熱陷心包。
  2. 衛分未罷,熱已入營:衛分證未癒,邪熱內迫營分,形成衛營同病。此類傳變與「透熱轉氣」障礙相關,熱邪不得外透而內陷。

治法與方藥
治宜 清營透衛,即清泄營分熱邪的同時透解衛表之邪。需避免純用苦寒,以防冰伏邪氣。常用方劑如下:

  • 清營湯加減:以犀角(現用水牛角代)、生地、玄參清營涼血,銀花、連翹、竹葉輕清透泄衛分熱邪,佐黃連清心解毒。
  • 配合辛涼解表藥:若衛分證較著,可加薄荷、牛蒡子疏風透表。

鑑別診斷

  • 衛氣同病:兼見氣分壯熱、口渴汗出,無神昏舌絳。
  • 氣營兩燔:高熱、煩渴與神昏並見,苔黃燥而非薄白。

附註
此證多見於現代醫學之重症流感、病毒性腦炎等急性感染性疾病,中醫治療著重分消表裡熱邪,調和營衛,以阻截病勢內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