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胃不和卧不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胃不和臥不安源自《素問·逆調論》,最初指的是因胃脘逆氣而無法安眠的情況。後來被解釋為內傷導致無法休息的症狀。這種症狀通常是由於胃強大量飲食,脾弱運化功能不佳,造成胃腑壅滯,形成飲食成痰的情況所致。其主要症狀包括胸前悶滿、食慾不振、噯氣咽酸、想吐嘔吐,甚至頭昏目眩,睡眠時呈現氣逆的症狀。

治療方法應當以調和胃氣、化濕祛痰為主。常用的藥方有二陳平胃散加入石菖蒲、海石,或加入梔子、黃連;若有便祕症狀,則可以使用導痰湯;若胃脘劇痛,可以使用滾痰丸,嚴重者可用小胃丹(見《症因脈治》卷三)。也可參考不寐條進行診斷和治療。

胃不和臥不安是一種由胃腸功能失調引起的睡眠障礙。主要症狀包括胸悶、噯氣、吞酸、噁心、嘔吐、頭暈等,睡眠時有氣逆、胸悶和噯氣等症狀。

胃不和臥不安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會損傷脾胃,導致胃腸功能失調。
  2. 情志不遂,長期精神壓力過大,會導致肝氣鬱結,脾胃失調。
  3. 久病體虛,長期患有慢性疾病,會導致脾胃功能受損。

治療胃不和臥不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1. 飲食調理:飲食宜清淡、易消化,少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  2. 藥物治療:可服用中藥健脾和胃、化痰散結的藥物,如二陳平胃散、香砂六君子湯等。
  3. 針灸治療:可通過針灸穴位刺激,調理脾胃功能。
  4. 心理治療:通過心理疏導,緩解精神壓力,改善睡眠。

預防胃不和臥不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規律,定時定量,不暴飲暴食。
  2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精神壓力過大。
  3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4. 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
胃不和臥不安是一種常見的病症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