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春水楊波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春水楊波

病名
春水楊波,出自《目經大成》卷二,屬中醫眼科病症,其臨床表現類似於現代醫學所稱之「炎性角膜突出」。此症多因火邪上蒸、膽火內逼所致,病機與肝膽火熾、風熱壅盛密切相關。

病因病機

  1. 火邪上蒸:外感風熱或內生鬱火,循經上擾目竅,灼傷角膜,導致局部紅腫、疼痛,甚則角膜突出。
  2. 膽火內逼:肝膽相表裏,若情志不遂或飲食辛熱,致膽火亢盛,循足少陽經上攻於目,引發角膜炎性病變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目赤腫痛,畏光流淚。
  • 角膜局部隆起,狀若「春水蕩漾」,故名「春水楊波」。
  • 或伴頭痛、口苦咽乾、舌紅苔黃、脈弦數等肝膽火旺之象。

治法
清熱瀉火為主,兼以疏風退翳。

方藥

  • 主方:龍膽瀉肝湯加減。
    • 龍膽草、黃芩、梔子清瀉肝膽實火;
    • 柴胡疏肝解鬱,引藥上行;
    • 當歸、生地養血滋陰,防苦寒傷正;
    • 車前子、澤瀉利濕泄熱;
    • 可酌加菊花、密蒙花、穀精草以明目退翳。
  • 變證加減
    • 若風熱偏盛,加防風、薄荷疏風散熱;
    • 若熱毒熾盛,加金銀花、連翹解毒消腫。

針灸療法
可取太陽風池太衝光明等穴,以瀉肝膽之火,通絡明目。

古籍補充
《目經大成》強調此症「非獨外障」,須辨內外虛實。若久病陰虛火炎,則需滋陰降火,方用知柏地黃丸加減。

此症名形象描繪角膜病變之態,體現中醫「取象比類」之思維,臨床需結合四診,細辨火邪來源,對證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