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胃火嘔吐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胃火嘔吐是中醫病名,指的是因為飲食厚味、惱怒憂思而導致嘔吐。胃火指的是胃部的過熱狀態,導致胃氣上逆,引發嘔吐。其病因主要有過食肥甘厚味、惱怒憂思以及其他因素如外感熱邪、內傷痰飲、氣血虧虛等。辨證表現包括嘔吐、五心煩熱、口乾舌燥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祕結等。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清胃止嘔、清熱解毒、養陰清熱、健脾和胃等。預防方法包括飲食宜清淡、保持心情舒暢、適當鍛鍊、定期體檢等。

具體而言,飲食宜清淡,避免過食肥甘厚味,例如避免攝取過多油膩、辛辣、煎炸等食物。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長期惱怒憂思,例如可以透過運動、休閒活動或心理療法來舒緩壓力和情緒。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,例如定期運動,增加身體抵抗力。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和治療胃部疾病,例如定期進行胃部檢查,及時發現和處理胃部問題。

清胃止嘔是治療胃火嘔吐的主要方法,常用的方劑有家祕清胃湯、梔連平胃散、梔連二陳湯、梔連正氣散等。此外,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還可配合其他治療方法,如清熱解毒、養陰清熱、健脾和胃等。

總而言之,胃火嘔吐是由於飲食厚味、惱怒憂思等導致的胃部過熱,引發嘔吐的中醫病名。其治療方法主要為清胃止嘔,並可配合其他治療方法。預防胃火嘔吐則需注意飲食調節、情緒和心理保持平衡、鍛鍊身體、定期進行體檢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