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胃火牙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胃火牙痛
胃火牙痛,又稱胃火牙宣,是指由於陽明痰火內蘊上攻牙齒而痛,伴齦腫口臭、便秘脈滑。治宜清熱瀉火滌痰止痛,方選黃連解毒湯。
病因病機
本病多由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生冷瓜果,或嗜酒吸煙,或情志不遂,肝鬱化火,上攻於胃,胃火熾盛,灼傷胃絡,津液受損,痰火內蘊,上攻牙齒而致。
臨床表現
主要表現為牙痛,疼痛劇烈,痛如鑽心,遇熱痛增,遇冷痛減,常伴有牙齦腫脹、口臭、便秘、脈滑等症。
診斷
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相關檢查,可以確診本病。
治療
本病的治療,以清熱瀉火、滌痰止痛為主。常用方藥有黃連解毒湯、清胃散、瀉心湯等。
預防
本病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飲食調節,避免過食肥甘厚味、生冷瓜果,戒菸限酒,保持心情舒暢,增強體質。
古籍摘要
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:「胃火牙宣,牙齦腫痛,口臭便秘,脈滑數,宜清胃瀉火,黃連解毒湯主之。」
《丹溪心法·牙痛》:「牙痛,牙齦腫痛,口臭便秘,脈滑數,宜清胃瀉火,黃連解毒湯主之。」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·牙痛》:「牙痛,牙齦腫痛,口臭便秘,脈滑數,宜清胃瀉火,黃連解毒湯主之。」
結語
胃火牙痛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,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牙痛、牙齦腫脹、口臭、便秘等。本病的治療,以清熱瀉火、滌痰止痛為主。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飲食調節,避免過食肥甘厚味、生冷瓜果,戒菸限酒,保持心情舒暢,增強體質,以防本病的發生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