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胃經失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胃經放血療法

胃經放血療法是一種通過在胃經經絡或特定穴位處輕刺出血,調節氣血平衡,達到祛瘀止痛、疏通經絡、排除毒素的療法。該方法在中醫中屬於攻邪療法,多用於實證、瘀證,特別是胃經循行相關的氣滯血瘀、熱邪內犯等症狀。


功效

  1. 疏通經絡
    • 放血可直接緩解氣滯血瘀引起的經絡不通,改善疼痛和麻木。
  2. 排毒祛邪
    • 放血能促進局部濁血、瘀血排出,清除體內濕熱、毒素。
  3. 調理脾胃功能
    • 用於緩解胃痛、腹脹、便秘、腹瀉等胃腸問題。
  4. 清熱瀉火
    • 適合胃經循行的熱證,如牙痛、咽喉腫痛、面部紅腫等。
  5. 改善循環
    • 通過調節氣血,促進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環。

操作方法

準備工作

  1. 工具
    • 消毒針具(梅花針、三棱針、放血針等)。
    • 酒精棉球、無菌紗布。
    • 小碗或棉墊用於承接血液。
  2. 環境
    • 選擇安靜、通風良好的場所,保持衛生。
    • 確保患者放鬆,取舒適的姿勢。

步驟

  1. 皮膚消毒
    • 用酒精棉球消毒選定的穴位或經絡部位,範圍適當擴大。
  2. 輕刺放血
    • 用三棱針或梅花針快速輕刺穴位表面,深度不超過皮膚下的毛細血管層。
    • 針刺後用手輕輕擠壓,促進血液流出,量以患者耐受為準(通常2-5滴)。
  3. 止血護理
    • 放血完成後,用無菌棉球按壓針口,直至不再滲血。
    • 若有瘀血嚴重部位,可輕輕刮拭以排出濁血。
  4. 善後清理
    • 用無菌紗布覆蓋針孔,防止感染。

胃經放血穴位建議清單

  1. 內庭穴(ST44)

    • 位置:足背,第2、3趾間,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。
    • 功效:清熱瀉火,緩解牙痛、口臭、咽喉腫痛。
    • 放血建議:輕刺出少量血,適合熱性疾病。
  2. 豐隆穴(ST40)

    • 位置:小腿前外側,當外踝尖上8寸,距脛骨前緣2橫指。
    • 功效:化痰降濁,緩解咳嗽、頭暈。
    • 放血建議:對於痰濕較重者,適量放血。
  3. 足三里穴(ST36)

    • 位置:小腿前外側,當犢鼻下3寸,距脛骨前緣一橫指。
    • 功效:補益脾胃、清除濕熱。
    • 放血建議:輕刺後輕擠壓排出濁血。
  4. 上巨虛穴(ST37)

    • 位置:足三里下2寸,距脛骨前緣一橫指。
    • 功效:調理腸胃,緩解腹瀉、便秘。
    • 放血建議:用於腹脹、痢疾,輕刺適量放血。
  5. 下巨虛穴(ST39)

    • 位置:上巨虛下3寸,距脛骨前緣一橫指。
    • 功效:改善腸胃功能,下肢痿痹。
    • 放血建議:適量放血,疏通下肢經絡。
  6. 天樞穴(ST25)

    • 位置:腹部,臍中旁開2寸。
    • 功效:調節腸胃,緩解腹瀉、便秘。
    • 放血建議:僅限皮膚表層輕刺,對瘀滯型腹脹有效。
  7. 解溪穴(ST41)

    • 位置: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。
    • 功效:改善頭痛、眩暈、足背痛。
    • 放血建議:輕刺排血,適合緩解足部經絡痹阻。

注意事項

  1. 適宜人群

    • 氣滯血瘀、濕熱內盛者。
    • 胃經循行部位有實證或熱證的患者。
  2. 禁忌人群

    • 孕婦及體質虛弱者。
    • 出血性疾病(如血友病)或凝血功能差的患者。
    • 皮膚感染或局部有損傷者。
    • 過度疲勞、極度飢餓或情緒激動者。
  3. 操作安全

    • 嚴格消毒工具和皮膚,避免感染。
    • 每次放血量適中,不可過多,以免引起貧血或虛脫。
    • 避免重要血管或神經部位放血。
  4. 頻率建議

    • 放血療法不宜頻繁,每月1-2次即可。
    • 根據病情適當調整,長期調理需諮詢專業中醫師。
  5. 放血後護理

    • 放血後避免冷水沖洗針口,防止感染。
    • 建議患者多飲溫水,補充水分,促進代謝。
    • 放血後應靜養15-30分鐘,避免劇烈活動。

胃經放血療法效果顯著,但需專業人員操作或在專業指導下進行,確保療法安全和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