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胃氣不和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胃氣不和
胃氣不和,又稱胃氣不降,是指胃的受納、腐熟水谷功能失調的病證。多因胃陰不足、邪熱擾胃,或食滯胃脘,或肝氣橫逆犯胃,影響胃氣正常功能所致。胃氣不和的病因有以下幾點:
- 胃陰不足:胃陰不足,胃失濡潤,則胃氣失和。
- 邪熱擾胃:邪熱入侵胃部,耗傷胃陰,胃失濡潤,則胃氣失和。
- 食滯胃脘:飲食停滯胃脘,胃失和降,則胃氣失和。
- 肝氣橫逆犯胃:肝氣鬱結,橫逆犯胃,影響胃氣正常升降,則胃氣失和。
胃氣不和的臨床表現有以下幾點:
- 厭食或食後痞脹:胃氣不和,胃失受納,則食慾不振,或食後胃脘痞脹,不思飲食。
- 泛惡:胃氣不和,胃失和降,則泛吐酸水,或噁心欲吐。
- 臥不安:胃氣不和,胃失和降,則心神不寧,臥不安。
- 大便失調:胃氣不和,胃失腐熟,則大便不調,或溏泄,或便祕。
胃氣不和的診斷通常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相關檢查,可以確診。
針對不同的病因,治療胃氣不和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法:
- 滋陰和胃:適用於胃陰不足型胃氣不和。常用方藥有玉竹百合湯、參苓白朮散等。
- 消食和胃:適用於食滯胃脘型胃氣不和。常用方藥有保和丸、香砂六君子湯等。
- 疏肝和胃:適用於肝氣橫逆犯胃型胃氣不和。常用方藥有柴胡疏肝散、四逆散等。
預防胃氣不和可以注意以下幾點:
- 飲食有節,不暴飲暴食。
-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不潔食物。
-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-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胃氣不和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,其病因病機複雜,臨床表現多樣,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。因此,在治療胃氣不和時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辨證施治,以取得最佳療效。
【古籍原文】 《素問·調經論》:「胃氣不和,則胃中空虛,不能受納水谷,故食不消化。」 《金匱要略·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》:「食不消,胃氣不和,心下痞,噫氣不除,乾嘔痰多,短氣,心煩,溏泄。」 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:「胃氣不和,則食不消化,胃脘痞悶,噫氣不除,心下痛。」 《醫學衷中參西錄·胃氣不和》:「胃氣不和,則胃中空虛,不能受納水谷,故食不消化,胃脘痞悶,噫氣不除,心下痛。」 《中醫學名詞大辭典》:「胃氣不和,病證名。指胃之受納、腐熟水谷功能失調的病證。多因胃陰不足、邪熱擾胃,或食滯胃脘,或肝氣橫逆犯胃,影響胃氣正常功能所致。症見厭食或食後痞脹,泛惡,臥不安,大便失調等。治療時應針對病因分別採用滋陰和胃,消食和胃,疏肝和胃等方法。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