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胃脘癰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胃脘癰,病名。癰之生於胃脘部者。
出《素問.病能論》:「人迎者,胃脈者。逆者盛,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,故胃脘為癰也。」又名胃脘內癰、胃癰。《醫學入門》卷六:「胃脘癰因飲食、七情、火鬱,復被外感寒氣所隔,使熱濁之氣填塞胃脘。」證見其初起腹部中脘穴處隱痛微腫,疼痛連心,身發寒熱,脈遲緊者,為瘀血凝聚,而膿尚未形成,應急服清胃射干湯;若身熱不退,咯吐膿血,脈洪數,為膿已成,宜服赤豆薏苡仁湯;排膿後宜補氣,用補中益氣湯加味。
另有《瘍科心得集》卷中:「胃脘癰者,生於中脘穴,有外癰,有內癰,外癰在皮里膜外,初起漫腫,漸之焮紅成膿,此由平素醇酒厚味濕熱積聚,脾陽失運,凝滯氣血而發……」屬外癰者,證治參見外癰條。
胃脘癰是指胃脘部位發生的癰腫。《素問·病能論》中提到:「人迎者,胃脈者。逆者盛,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,故胃脘為癰也。」胃脘癰多由飲食、七情、火鬱等因素引起,外感寒氣所隔,使熱濁之氣填塞胃脘,導致胃脘部位發生癰腫。
胃脘癰的臨床表現為腹部中脘穴處隱痛微腫,疼痛連心,身發寒熱,脈遲緊。若身熱不退,咯吐膿血,脈洪數,則為膿已成。治療上,可用清胃射干湯、赤豆薏苡仁湯等清熱解毒、消腫排膿的藥物。排膿後,宜補氣,可用補中益氣湯加味。
另外,還有一種胃脘癰是指生於中脘穴的癰腫,分為外癰和內癰。外癰在皮里膜外,初起漫腫,漸之焮紅成膿。內癰在皮里膜內,初起隱痛,漸而腫脹,有時可觸及硬結。外癰的治療方法參見外癰條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