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顀尾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顀尾,中醫名詞。指尾骨。見李瀠《身經通考》。
顀尾,又作顀尾骨、顀尾椎。《醫學正傳》卷三:「顀尾,在尾閭下,有二節,如椎骨之狀。」《醫宗金鑒》卷十四:「顀尾,在尾閭下,有二節,如椎骨之狀。」《醫學入門》卷三:「顀尾,在尾閭下,有二節,如椎骨之狀。」
顀尾,是人體尾椎骨的簡稱。尾椎骨位於人體脊柱的最末端,由三至五塊椎骨組成,呈圓錐形,向下逐漸變細,末端為圓形,與骶骨相連。尾椎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撐身體重量,並起到保護脊髓的作用。
顀尾骨在人體中的作用較小,但如果發生損傷,可能會導致疼痛、麻木、肌肉無力等症狀。因此,平時要注意保護尾椎骨,避免受傷。
顀尾骨的保養方法如下:
- 避免久坐或久站,以免尾椎骨承受過大的壓力。
- 避免劇烈運動,以免尾椎骨受到損傷。
- 注意腰部保暖,避免受涼。
-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,避免尾椎骨受到壓迫。
- 定期做腰部按摩,以緩解肌肉疲勞。
- 如有尾椎骨疼痛等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
顀尾骨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,平時要注意保護,避免受傷。如果發生損傷,應及時就醫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