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胃虛汗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胃虛汗

病證名。出《小兒藥證直訣》。又名胃怯汗。指胃氣虛弱而引起自汗,汗出上至頭,下至臍,面色(白光)白,四肢倦怠。治宜益胃斂汗,用益黃散加減。

胃虛汗是指由於胃氣虛弱,津液不能固攝,以致自汗不止的一種病證。多見於小兒,常在夏季發病。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自汗不止,汗出上至頭,下至臍,面色(白光)白,四肢倦怠。

胃虛汗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• 先天不足:由於父母體質虛弱,遺傳給了孩子先天不足的體質,導致孩子的胃氣虛弱,易患胃虛汗。
  • 後天失養:由於小兒飲食不當,偏食挑食,或者過食生冷寒涼之物,損傷了脾胃,導致胃氣虛弱,易患胃虛汗。
  • 過度勞累:小兒由於好動,活動量大,如果過度勞累,會消耗大量的氣血,導致胃氣虛弱,易患胃虛汗。
  • 外感六淫:外感六淫,尤其是風寒之邪,侵襲人體,會損傷脾胃,導致胃氣虛弱,易患胃虛汗。

胃虛汗的治療,以益胃斂汗為主。常用益黃散加減治療。益黃散由黃芪、白朮、人參、甘草、陳皮、升麻、柴胡、當歸、白芍、生薑、大棗組成。具有益氣健脾、昇陽舉陷、斂汗固表的功效。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在益黃散中加減其他藥物,以增強療效。

胃虛汗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
  • 注意飲食調養:小兒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為主,少吃生冷寒涼之物,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。
  • 注意生活規律:小兒要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,早睡早起,不熬夜,不暴飲暴食。
  • 注意加強鍛鍊:小兒要適當加強鍛鍊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  • 注意防寒保暖:小兒要注意防寒保暖,避免受涼感冒

胃虛汗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病證,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影響小兒的健康成長。因此,家長們要注意小兒的飲食和生活,做好預防工作,一旦發現小兒有胃虛汗的症狀,要及時帶小兒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