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胃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胃癰,病名。癰疽之發於胃脘部者。出《聖濟總錄》卷一百二十八。即胃脘癰。參見該條。

胃癰,又名胃脘癰,是指胃脘部位發生癰疽的疾病。其發病原因多為胃脘部位受到外邪侵襲,或因飲食不節、情志不遂等因素導致胃氣鬱結,痰濕凝聚而成。臨床表現主要為胃脘部位疼痛、脹滿、灼熱,伴有噁心、嘔吐、食欲不振等症狀。治療上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為主,可用黃連解毒湯、五味消毒飲等方藥治療。

胃癰的病因病機

胃癰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1.外邪侵襲:外邪侵襲人體,最易侵犯人體的腠理,若腠理不固,外邪即可由此入侵,並在胃脘部位聚集,導致胃癰的發生。 2.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食物,可損傷脾胃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濕熱內生,聚集於胃脘部位,形成胃癰。 3.情志不遂: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氣滯血瘀,痰濕凝聚,可導致胃脘部位發生癰疽。

胃癰的臨床表現

胃癰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1.胃脘部位疼痛:胃脘部位疼痛是胃癰最主要的臨床表現。疼痛多為脹痛、灼痛,可向背部、脅肋部位放射。 2.胃脘部位脹滿:胃脘部位脹滿也是胃癰的常見臨床表現。脹滿多為持續性,可伴有噁心、嘔吐、食欲不振等症狀。 3.食欲不振:食欲不振是胃癰的常見症狀之一。患者常常表現為食欲不振,進食後容易飽脹,甚至出現嘔吐。 4.噁心、嘔吐:噁心、嘔吐是胃癰的常見症狀之一。患者常常表現為噁心、嘔吐,嘔吐物多為胃液、食物殘渣等。 5.其他症狀:胃癰患者還可出現發熱、寒戰、盜汗、口渴、舌苔黃膩等症狀。

胃癰的診斷

胃癰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相關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。

1.臨床表現:胃癰患者多表現為胃脘部位疼痛、脹滿、灼熱,可向背部、脅肋部位放射。伴有噁心、嘔吐、食欲不振等症狀。 2.相關檢查:胃癰患者的相關檢查結果可見白細胞增高、血沉加快、肝功能異常等。

胃癰的治療

胃癰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為主。常用方藥有黃連解毒湯、五味消毒飲等。

1.黃連解毒湯:黃連解毒湯由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大黃、赤芍、丹皮、生甘草等組成。具有清熱解毒、瀉火通便的功效。主治外感熱毒、濕熱內蘊、腸胃積熱等症。 2.五味消毒飲:五味消毒飲由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大黃、赤芍、生甘草等組成。具有清熱解毒、瀉火通便的功效。主治外感熱毒、濕熱內蘊、腸胃積熱等症。

胃癰的預防

1.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食物。 2.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 3.注意個人衛生,避免接觸傳染源。 4.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