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胃蒸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胃蒸

胃蒸,病名。二十三蒸之一。見《諸病源候論.虛勞骨蒸候》:「骨蒸,舌下痛。」詳二十三蒸條。

《諸病源候論》曰:「胃蒸者,胃中熱蒸,上攻於咽喉,咽喉痛,口中乾燥,舌下痛,舌上生瘡,食不下,飲不進,身體羸瘦,面目黃赤,目中乾澀,目痛,目眩,耳聾,頭痛,煩躁,心煩,胸中熱,小便赤,大便秘,小腹脹滿,四肢疼痛,骨節疼痛,脈洪大,數而有力。」

胃蒸的病因,主要是由於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損傷脾胃,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水濕內停,化熱生蒸,上蒸於咽喉,出現咽喉痛、口中乾燥、舌下痛、舌上生瘡等症狀。

胃蒸的治療,以清熱利濕、健脾和胃為主。可用白虎湯、三仁湯、保和丸等方藥治療。

胃蒸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飲食,避免過食肥甘厚味,多吃蔬菜水果,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,以防脾胃虛弱,引起胃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