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溫肺散寒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[溫肺[1]散](/formula/25648)寒,即溫肺。詳該條。

溫肺散寒,中醫方劑名。出自《醫學衷中參西錄[2]》。本方由麻黃、桂枝[3]細辛、乾薑[4]白朮、炙甘草[5]組成。具有溫肺散寒、宣肺平喘之功效。主治外感[6]風寒,肺寒咳嗽,痰多清稀,氣喘鼻塞清涕

方中麻黃、桂枝、細辛、乾薑辛溫發散,能溫肺散寒,宣肺平喘。白朮健脾益氣,甘草調和諸藥。諸藥合用,共奏溫肺散寒、宣肺平喘之功。

臨床應用:本方適用於外感風寒,肺寒咳嗽,痰多清稀,氣喘,鼻塞流清涕等症。一般用量麻黃3~6g,桂枝3~6g,細辛3~6g,乾薑3~6g,白朮10~15g,炙甘草3~6g。水煎服,每日1劑,分2次服。

方解:本方以麻黃、桂枝、細辛、乾薑辛溫發散,能溫肺散寒,宣肺平喘。白朮健脾益氣,甘草調和諸藥。諸藥合用,共奏溫肺散寒、宣肺平喘之功。

方義:肺主一身之氣,為嬌髒,外感風寒,易傷肺陽,肺陽不振,則肺氣失宣,而見咳嗽、痰多清稀、氣喘等症。本方以麻黃、桂枝、細辛、乾薑辛溫發散,能溫肺散寒,宣肺平喘。白朮健脾益氣,甘草調和諸藥。諸藥合用,共奏溫肺散寒、宣肺平喘之功。

加減:若咳嗽痰多,可加浙貝母款冬花杏仁等;若氣喘明顯,可加蘇子浮小麥桑白皮等;若鼻塞流清涕,可加蒼耳子辛夷花薄荷等。

注意事項:本方辛溫發散,陰虛肺燥者慎用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温肺湯_百度百科

  2. 医学衷中参西录(清代张锡纯编写的中医典籍)_百度百科

  3. 桂枝 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  4. 乾薑_百度百科

  5. 甘草【中药】【中医百科】

  6. 中醫內科學/外感發熱 - A+醫學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