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溫肝散寒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溫肝散寒,中醫治療學術語。系溫陽法之一。治療陽氣不足,肝為寒邪所中或寒滯肝脈的方法。症見手足逆冷,乾嘔吐冷涎,寒疝繞臍痛或下腹脹痛,牽引睾丸墜痛,或厥陰寒逆頭痛,脈沉弦緊等。代表方如吳茱萸湯、大烏頭煎。
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:“寒疝,其證手足逆冷,乾嘔吐冷涎,寒疝繞臍痛或下腹脹痛,牽引睾丸墜痛,或厥陰寒逆頭痛,脈沉弦緊,此肝為寒邪所中或寒滯肝脈之證,宜溫肝散寒。”
《醫方集解》:“吳茱萸湯,治肝寒疝痛,手足逆冷,乾嘔吐冷涎,寒疝繞臍痛或下腹脹痛,牽引睾丸墜痛,或厥陰寒逆頭痛,脈沉弦緊。”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:“大烏頭煎,治肝寒疝痛,手足逆冷,乾嘔吐冷涎,寒疝繞臍痛或下腹脹痛,牽引睾丸墜痛,或厥陰寒逆頭痛,脈沉弦緊。”
溫肝散寒的代表方劑有吳茱萸湯、大烏頭煎。吳茱萸湯由吳茱萸、黃連、乾薑、半夏、生薑、大棗組成。大烏頭煎由烏頭、附子、乾薑、白朮、人參、甘草組成。
溫肝散寒的臨床應用,可用於治療肝陽虛衰、肝寒內盛所致的寒疝、寒性胃痛、厥陰頭痛等病症。
溫肝散寒的注意事項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辨證施治,不可盲目使用。如果患者有發熱、口渴、煩躁等陽熱症狀,則不宜使用溫肝散寒的方法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