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溫開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溫開

溫開為中醫治法之一,屬「開竅法」範疇,主要針對因寒邪內閉所致之神昏竅閉證候,其作用機理在於辛溫散寒、宣通閉阻,從而醒神開竅。

中醫理論基礎

  1. 病因病機
    寒性凝滯,易傷陽氣。若寒邪直中三陰,或素體陽虛,寒痰內閉心包,可致心神失養、清竅蒙蔽,表現為突然昏仆、不省人事、四肢逆冷、面青唇紫、舌苔白滑、脈沉遲等症。
  2. 治法特點
    溫開法以「辛溫通陽」為核心,結合芳香開竅之品,既能祛除陰寒之邪,又可振奮心陽,通達神機。與「涼開」法(適用於熱閉證)形成對比,二者一溫一涼,臨床須辨證施用。

常用方藥

  1. 蘇合香丸
    • 組成:蘇合香、麝香、安息香、丁香、檀香等。
    • 功效:溫通開竅、散寒化濁,主治寒閉神昏、痰厥氣閉。
  2. 通關散
    • 組成:細辛、皂角等。
    • 功效:辛溫宣竅,多用於寒邪暴閉之猝然口噤氣塞。

臨床應用

溫開法多用於寒閉證,常見於急性心腦血管病變(如中風陰閉型)、休克、癲癇等屬寒痰內閉者。現代研究亦指出,部分溫開方藥可改善微循環、抗血小板凝聚,體現「溫通化瘀」之效。

與相關治法區別

  • 與回陽救逆區別:溫開側重於「開竅」,適用於寒閉實證;回陽救逆(如四逆湯)則主攻陽氣衰微之虛寒證,二者可於陽虛寒閉時配合使用。

此治法體現中醫「寒者熱之」「閉者開之」的辨證思路,需嚴格遵循寒閉病理特徵,避免誤用於熱閉或脫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