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瘟痧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瘟痧,中醫名詞,是痧證的一種。
《痧脹玉衡·瘟痧》中說:「寒氣鬱伏於肌膚血肉之間,至春而發,變為瘟症,是名瘟痧;又暑熱傷感凝滯於肌膚血肉之中,至秋而發,亦名瘟痧。但春瘟痧毒受病者少,不相傳染,時或有之;秋瘟痧毒受病者多,老幼相傳,甚至一家數人犯痧,或一方數人犯痧。其發也必惡寒發熱,或腹痛,或不腹痛,似瘧非瘧,或氣急發喘,頭面腫脹,胸腹飽悶,或變下痢膿血,輕者常連歲月,重者危急一時。治宜放痧消食積為主。俟痧毒已泄,然後和解清理,除其寒熱,健脾養血,補其中虛。」
治療瘟痧,首先要放血泄痧毒,然後再用沉香阿魏丸或和脾宣化飲加生大黃以消食積。
以下是《痧脹玉衡·瘟痧》原文:
「瘟痧者,寒氣鬱伏於肌膚血肉之間,至春而發,變為瘟症,是名瘟痧;又暑熱傷感凝滯於肌膚血肉之中,至秋而發,亦名瘟痧。但春瘟痧毒受病者少,不相傳染,時或有之;秋瘟痧毒受病者多,老幼相傳,甚至一家數人犯痧,或一方數人犯痧。其發也必惡寒發熱,或腹痛,或不腹痛,似瘧非瘧,或氣急發喘,頭面腫脹,胸腹飽悶,或變下痢膿血,輕者常連歲月,重者危急一時。治宜放痧消食積為主。俟痧毒已泄,然後和解清理,除其寒熱,健脾養血,補其中虛。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