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瘟疫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瘟疫,又名時行、天行時疫、疫癘、疫。指感疫癘之氣造成的一時一地大流行的急性烈性傳染病。《素問.本病論》稱溫疫。《丹溪心法.瘟疫五》:「瘟疫,眾人一般病者是,又謂之天行時疫。」其發病急劇,證情險惡。若癘氣疫毒伏於募原者,初起可見憎寒壯熱,旋即但熱不寒,頭痛身疼,苔白如積粉,舌質紅絳,脈數等。治以疏利透達為主,用達原飲、三消飲等方。若暑熱疫毒,邪伏於胃或熱灼營血者,可見壯熱煩躁,頭痛如劈,腹痛泄瀉,或見衄血、發斑、神志皆亂、舌絳苔焦等。治宜清瘟解毒,用清瘟敗毒飲、白虎合犀角升麻湯等方。

參見疫、天行、時行、溫疫發斑等條。

【原文】

瘟疫,病名。又名時行、天行時疫、疫癘、疫。指感疫癘之氣造成的一時一地大流行的急性烈性傳染病。《素問.本病論》稱溫疫。《丹溪心法.瘟疫五》:「瘟疫,眾人一般病者是,又謂之天行時疫。」其發病急劇,證情險惡。若癘氣疫毒伏於募原者,初起可見憎寒壯熱,旋即但熱不寒,頭痛身疼,苔白如積粉,舌質紅絳,脈數等。治以疏利透達為主,用達原飲、三消飲等方。若暑熱疫毒,邪伏於胃或熱灼營血者,可見壯熱煩躁,頭痛如劈,腹痛泄瀉,或見衄血、發斑、神志皆亂、舌絳苔焦等。治宜清瘟解毒,用清瘟敗毒飲、白虎合犀角升麻湯等方。

參見疫、天行、時行、溫疫發斑等條。

【釋義】

瘟疫,是一種急性烈性傳染病,其發病急劇,症狀嚴重,病情兇險。

瘟疫的病因是感受疫癘之氣。疫癘之氣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病邪,它可以通過空氣、水、食物等途徑傳播。

瘟疫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,主要包括發熱、頭痛、身痛、咳嗽、腹瀉、嘔吐、衄血、發斑等症狀。

治療瘟疫,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,辨證施治。如果是癘氣疫毒伏於募原者,可以用達原飲、三消飲等方治療;如果是暑熱疫毒,邪伏於胃或熱灼營血者,可以用清瘟敗毒飲、白虎合犀角升麻湯等方治療。

【辨證論治】

瘟疫的治療,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,辨證施治。

如果是癘氣疫毒伏於募原者,可以用達原飲、三消飲等方治療。達原飲由柴胡、黃芩、半夏、生薑、大棗、甘草組成,具有疏利透達、解毒消癰的作用。三消飲由黃連、黃芩、黃柏組成,具有清熱解毒、燥濕化痰的作用。

如果是暑熱疫毒,邪伏於胃或熱灼營血者,可以用清瘟敗毒飲、白虎合犀角升麻湯等方治療。清瘟敗毒飲由銀花、連翹、板藍根、大黃、黃芩、梔子、生石膏、甘草組成,具有清熱解毒、宣肺透邪的作用。白虎合犀角升麻湯由生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、犀角、升麻組成,具有清熱解毒、生津止渴的作用。

【預防措施】

瘟疫是一種傳染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