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紋入掌中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紋入掌中
紋入掌中為中醫診斷學術語,專指小兒食指絡脈(又稱「指紋」)向掌心方向延伸之現象。此徵象主要見於三歲以下幼兒,因幼兒皮膚薄嫩,脈絡顯露清晰,中醫常透過觀察食指橈側淺表絡脈的形態、色澤與走向,以判斷病勢深淺及臟腑氣血盛衰,此即「小兒指紋診法」。
病機與臨床意義
中醫理論認為,食指絡脈分為「風、氣、命」三關:第一節為「風關」,近指尖;第二節為「氣關」;第三節為「命關」,近手掌。正常情況下,絡脈僅現於風關,若延伸至氣關、命關,甚至深入掌中,則提示邪氣漸深,病勢進展。
- 主病進:
紋入掌中多屬「病進」之兆,反映邪氣由表入裡,或臟腑氣血失調加劇。如《幼幼集成》所言:「指紋沉滯,推之不暢,謂之邪遏;透關射甲,病勢尤危。」此現象常見於外感邪氣內傳,或內傷積滯日久,氣機壅塞所致。 - 關聯腹痛:
小兒脾胃嬌弱,易因乳食不節、寒邪侵襲導致中焦氣機阻滯,引發腹痛。指紋深入掌中,可伴見絡脈色青紫或深紅,多屬寒凝氣滯或積熱內生。若兼見紋形迂曲,提示氣血瘀阻;若紋色淡白,則可能為中陽不足,虛寒内生。
與臟腑經絡之關係
食指絡脈屬手陽明大腸經所過,而陽明經多氣多血,與脾胃運化密切相關。紋入掌中者,常反映脾胃升降失常,或肝脾不調。如《小兒藥證直訣》提及:「紋紫者熱盛,紋青者痛甚。」臨床須結合其他四診,辨明寒熱虛實。
延伸辨證
- 紋色與病性:
絡脈色紅紫多屬熱證,青黑主寒主痛,淡白多為虛證。紋入掌中若色黯滯,需警惕氣滯血瘀或痰濕內阻。 - 紋形與病勢:
絡脈粗顯為實證,細淡為虛證;單枝多屬輕症,多枝或分叉則提示病邪交雜。
此診法雖源自兒科,然其理論根基於中醫整體觀與經絡學說,對於分析病位深淺及邪正消長具有獨特價值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