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穩婆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穩婆
穩婆,又稱接生婆,為古代中醫婦產科中專門負責協助產婦分娩之女性從業者。其名稱最早見於宋代醫家陳自明所著之《婦人大全良方》卷十七,書中記載穩婆於生產過程中之職責,並納入傳統中醫婦科體系。
中醫學理與穩婆之角色
穩婆之技藝多源自經驗傳承,結合中醫理論,尤其重視產婦氣血調和與經脈通暢。傳統中醫認為,分娩順利與否取決於產婦衝任二脈之氣血運行,而穩婆除接生外,亦須觀察產婦神色、脈象及胎位,必要時以手法調整胎位,或輔以草藥薰蒸、穴位按壓(如合谷、三陰交等)以促進宮縮。
技術與工具
穩婆多備有簡易器具,如剪刀(用於斷臍)、溫布(熱敷助產),並熟知止血、縫合等技巧。部分穩婆亦通曉藥性,於產後以生化湯類方劑協助產婦化瘀生新。其手法雖無現代醫學之精準,然符合中醫「順應自然」之原則,強調避免過度干預,以維護母嬰本氣。
文化與醫學地位
古代穩婆兼具醫者與民俗角色,除接生外,亦負責處理胎盤、淨身等儀式性事務。然因其學理未如官醫系統化,醫籍記載有限,技術多見於地方誌或醫家筆記。至明清時期,部分醫家如張介賓《景岳全書》亦論及穩婆與產科之關聯,反映其於中醫婦科之過渡性地位。
小結
穩婆為中醫產科發展史之重要一環,其經驗性知識與手法,雖隨現代醫學興起式微,然對理解傳統婦科理論與實踐具歷史意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