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問婦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問婦女(中醫婦科問診)

中醫診斷學中,「問婦女」專指針對女性患者的特殊問診內容。由於女性在生理上具有月經、帶下、妊娠、產育等獨特特點,診病時需詳細詢問相關狀況,以辨別病因病機,指導治療。

一、問月經

月經為女性氣血盛衰的直接體現,其週期、經量、色澤、質地等均可反映臟腑功能與病邪性質。

  • 經期

    • 經期提前:多因 血熱迫血妄行,或 氣虛不攝血 所致。
    • 經期錯後:常見於 寒凝血滯血虛不充,或 血瘀阻絡 之證。
    • 經期先後不定:兼見痛經、血塊者,多屬 肝鬱氣滯瘀血內阻
  • 經色與經質

    • 色淡質稀:多為 氣血兩虛脾腎陽虛,氣血生化不足。
    • 色深紅質稠:多為 實熱證,因血分熱盛,煎灼津液而成。
  • 經量異常

    • 量多:血熱或氣虛不固。
    • 量少:虛證(血虛、精虧)或實證(寒凝、痰濕阻滯)。

二、問帶下

帶下為陰道分泌之物,其色、量、質及氣味可辨別濕邪性質與臟腑虛實。

  • 色白量多,質稀如涕:多屬 脾虛濕盛寒濕下注
  • 色黃或赤,質稠臭穢:多為 濕熱下注,常見肝經濕熱或陰部感染。
  • 帶下清冷、淋漓不斷:可能為 腎陽虛衰,固攝無權。

三、問妊娠與產育

  • 妊娠期:用藥需謹慎,避免活血破血、峻下滑利之品,以免損傷胎元。
  • 產後:氣血驟虛,易見 多虛多瘀,如惡露不盡、產後發熱等,治療需兼顧 補虛化瘀

中醫強調「婦人以血為本」,問診時需結合全身症狀(如腰痠、眩暈、胸脅脹痛等),綜合分析經、帶、胎、產的異常表現,方能準確辨證論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