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翁藻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清代醫家翁藻,字稼江,江西武寧人,為中醫學發展史上的重要編纂者。其所著《醫鈔類編》成書於1830年,全書共二十四卷,系統輯錄歷代醫家精要論述,內容涵蓋中醫基礎理論、臨床各科及方藥學問,具有顯著的文獻彙編特質。

從中醫學術角度考察,翁藻《醫鈔類編》主要體現三大特點:其一,採摘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等經典要旨,融合金元四大家學說;其二,依照「理法方藥」體系編排,兼收內外婦兒各科證治;其三,特別注重脈診與本草內容的實用性整理。該書採用類書體例,將散見諸籍的醫學論述分門別類,便於醫者檢索研習,對清代醫學教育的普及具有促進作用。

就學術淵源而言,翁藻的編撰方式承襲明代《醫方類聚》等醫學類書傳統,但更趨精簡實用。書中對於五運六氣學說的整理,以及對李杲脾胃學說的收錄,反映出編者兼收並蓄的學術取向。其所輯《傷寒論》條文及註解,尤能體現清代中期江南醫家研究仲景學說的特色。

從文獻價值觀之,《醫鈔類編》保存部分現已散佚的醫籍內容,如收錄宋代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若干亡佚方劑。書中對藥物炮製法的記載,更是研究清代中藥製劑學的重要參考資料。全書雖屬纂輯之作,但通過翁藻的學術眼光去取,形成具有臨床指導意義的醫學彙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