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卧蠶疽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臥蠶疽,病名。係指天柱骨上端生有頭疽,名爲臥蠶疽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其證治同腦疽。

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臥蠶疽,頭疽也。天柱骨上端生之,故名。其證頭痛,發熱,惡寒,頭重,目眩,耳鳴,口苦,舌幹,脈浮數。治法同腦疽。”

臥蠶疽的症狀是頭痛、發熱、惡寒、頭重、目眩、耳鳴、口苦、舌幹,脈浮數。治療方法同腦疽。

腦疽的症狀是頭痛、發熱、惡寒、頭重、目眩、耳鳴、口苦、舌幹,脈浮數。治療方法是用大黃、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甘草、生地黃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天麻、鉤藤、牛膝、威靈仙、防風、白芷、細辛、殭蠶、蟬蛻、薄荷、牛黃、硃砂、雄黃、礬石、乳香、沒藥、沒食子、五倍子、白礬、冰片等藥物,水煎服。

臥蠶疽和腦疽的症狀相似,治療方法也相似。臥蠶疽是頭疽的一種,其症狀和治療方法同腦疽。臥蠶疽,病名。係指天柱骨上端生有頭疽,名爲臥蠶疽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其證治同腦疽。

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臥蠶疽,頭疽也。天柱骨上端生之,故名。其證頭痛,發熱,惡寒,頭重,目眩,耳鳴,口苦,舌幹,脈浮數。治法同腦疽。”

臥蠶疽的症狀是頭痛、發熱、惡寒、頭重、目眩、耳鳴、口苦、舌幹,脈浮數。治療方法同腦疽。

腦疽的症狀是頭痛、發熱、惡寒、頭重、目眩、耳鳴、口苦、舌幹,脈浮數。治療方法是用大黃、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甘草、生地黃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天麻、鉤藤、牛膝、威靈仙、防風、白芷、細辛、殭蠶、蟬蛻、薄荷、牛黃、硃砂、雄黃、礬石、乳香、沒藥、沒食子、五倍子、白礬、冰片等藥物,水煎服。

臥蠶疽和腦疽的症狀相似,治療方法也相似。臥蠶疽是頭疽的一種,其症狀和治療方法同腦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