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烏龍雙擺尾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烏龍雙擺尾
烏龍雙擺尾為小兒推拿手法之一,亦稱「烏龍擺尾」,屬傳統小兒按摩療法中的一種。此法主要運用於小兒上肢部,通過特定手法操作,以達到調和氣血、疏通經絡之效,常用於改善小兒消化功能紊亂、氣機不暢等症狀。
手法操作
- 定位:患兒取坐位或仰臥位,操作者一手握住患兒腕部,另一手以拇指、食指或中指輕捏其小指及無名指。
- 動作要領:握持患兒手腕之手保持穩定,捏持手指之手作輕柔的左右擺動,狀如龍尾搖曳,幅度宜小,力道均勻緩和。
- 頻次與時間:一般操作50~100次,或以局部經氣流通為度。
中醫理論依據
- 經絡作用:小指及無名指分別對應手少陰心經與手少陽三焦經,擺動此二指可調節心氣與三焦氣機,助氣血運行。
- 臟腑關聯:心與小腸相表裡,三焦主司氣化,此法能間接調理小腸受納與三焦水道,改善積滯、腹脹等問題。
- 氣血調和:輕柔擺動能疏導手部末梢氣血,適合小兒「臟腑嬌嫩」之體質,避免過度刺激。
臨床應用
此手法多用於小兒食積、夜啼、煩躁不安等證,配合補脾經、揉板門等手法,可增強健脾消食之效。若為虛寒體質,可結合推三關以溫陽行氣;若屬實熱,則加清天河水以泄熱。
手法特點
烏龍雙擺尾強調「柔中有動」,符合小兒推拿「輕快柔和、平穩著實」之原則,以導引為主,不以強力透達,體現中醫「通而不傷」的治療理念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