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屋漏脈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屋漏脈
屋漏脈乃中醫脈學中「七怪脈」之一,其特徵為脈搏跳動極其遲緩,間歇時間長短不一,節律不勻,且脈勢微弱無力。此脈象猶如屋簷漏水,水滴良久方落一滴,呈現斷續不續之態。《脈經》有云:「屋漏脈者,其來既絕而復起,如屋之漏,良久一滴。」
脈象特點
屋漏脈具備以下特徵:
- 脈動極遲:脈搏跳動次數明顯減少,遠低於常人一息四至之標準,甚至一息不足二至。
- 間歇不勻:脈動間隔時間長短不一,無固定規律,與結脈、代脈之規律間歇有所不同。
- 脈勢微弱:脈來沉細無力,應指軟弱,如殘燈將熄,反映氣血衰敗之象。
病理機制
屋漏脈多屬危候,主脾胃之氣衰竭,營衛生化之源枯竭。
- 胃氣將絕:胃為水穀之海,主生氣血。胃氣衰敗則脈失充盈,故見遲緩無力。
- 營衛耗竭:營行脈中,衛行脈外,二者虧虛則脈道失於溫煦濡養,致脈來艱澀。
- 臟真外露:此脈象常見於久病重病,臟腑精氣耗盡,真臟脈現,預後不良。
古籍記載
《瀕湖脈學》提及:「屋漏之脈,如水下滴,良久一滴,濺起無力。」《診家正眼》亦載:「屋漏脈者,良久一滴,濺起無力,此胃氣營衛俱絕,死不治。」可見此脈自古被視為氣血敗絕之兆,屬真臟脈範疇。
屋漏脈作為七怪脈之一,其出現往往預示病情深重,反映人體正氣潰散,需結合四診詳辨病因病機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