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瘡瘍止痛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瘡瘍止痛法
瘡瘍止痛法為中醫外科治療瘡瘍疼痛之重要法則,首見於《外科精義》卷上。該法強調瘡疽疼痛成因複雜,寒熱虛實皆可致痛,故止痛之法須因證制宜,不可拘泥於單一藥方或珍貴藥材(如乳香、沒藥)。臨證時,需詳審病因病機,辨明證型,方能對證施治,達到止痛之效。
瘡瘍疼痛之病因病機與對應治法
-
熱毒致痛
- 病機:熱毒熾盛,灼傷經絡,氣血壅滯,不通則痛。
- 治法:以寒涼之劑清熱解毒,折其火勢,則痛自止。常用方劑如黃連解毒湯、五味消毒飲,外敷金黃散等。
-
寒邪致痛
- 病機:寒性凝滯,阻遏氣血,經脈拘急而痛。
- 治法:以溫熱之藥散寒通絡,如內服陽和湯,外以溫熨法(如艾灸、熱敷)驅散寒邪。
-
風邪致痛
- 病機:風性善行數變,襲於肌表,與濕熱相搏,致瘡瘍腫痛遊走不定。
- 治法:祛風止痛,可選用消風散加減,或外敷防風、白芷等祛風藥。
-
濕邪致痛
- 病機:濕性黏滯,阻滯氣機,瘡瘍潰爛滲液,脹痛纏綿。
- 治法:利濕導滯,內服萆薢滲濕湯,外用蒼朮、黃柏等燥濕之品。
-
燥邪致痛
- 病機:津液虧耗,瘡面乾枯,皸裂疼痛。
- 治法:潤燥生津,內服增液湯,外敷當歸、紫草油等潤膚之劑。
-
氣滯血瘀致痛
- 病機:氣血壅塞,經絡不通,瘡瘍硬腫刺痛。
- 治法:行氣活血,內服桃紅四物湯,外敷血竭、紅花等化瘀之藥。
-
膿鬱閉阻致痛
- 病機:膿液蓄積,不得外泄,脹痛劇烈。
- 治法:切開排膿,或內服透膿散以托毒外出。
-
惡肉侵潰致痛
- 病機:瘡瘍腐敗,惡肉不脫,疼痛難忍。
- 治法:祛腐生肌,外用九一丹、五五丹等化腐,後期以生肌玉紅膏促進癒合。
-
陰陽失調致痛
- 病機:陰陽失衡,氣血失和,瘡瘍久不癒合,隱痛不休。
- 治法:調和陰陽,如內服八珍湯、十全大補湯等補益氣血。
-
經絡秘澀致痛
- 病機:經絡阻塞,氣血運行不暢,瘡瘍疼痛固定不移。
- 治法:通經活絡,可選用活絡效靈丹,或針灸疏通經脈。
臨證要點
瘡瘍止痛貴在辨證精準,隨證施治。《外科精義》強調「臨機應變,方為上醫」,不可執方而無權變。臨床需結合四診,細察脈證,方能選用適宜之法,達到標本兼治之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