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無子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無子
病名:無子,又稱不孕症,指夫妻在正常同居情況下,經過一年以上未採取避孕措施而未能懷孕者。此病名最早見於《脈經》卷九:「婦人少腹冷惡寒久,年少者得之,此為無子。」指出婦女若長期少腹寒冷、畏寒,尤其年輕時即出現此症,可能導致不孕。
病因病機:
中醫認為,無子的病因主要與腎氣不足、衝任失調、氣血虛弱、痰濕阻滯、肝鬱氣滯等因素相關。
- 腎氣虧虛:腎為先天之本,主生殖。若腎精不足或腎陽虛衰,則胞宮失於溫煦,難以攝精成孕。
- 衝任失調:衝脈與任脈主司女子月經與孕育,若氣血運行不暢,或寒凝瘀阻,皆可影響受孕。
- 氣血虛弱: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,若化源不足,則胞宮失養,難以受孕。
- 痰濕阻滯:痰濕內蘊,阻滯胞宮,影響氣血運行,導致不孕。
- 肝鬱氣滯:情志不暢,肝氣鬱結,導致氣血失和,衝任不調,進而影響孕育。
證型與表現:
- 腎虛型:
- 腎陽虛:月經後期、量少色淡,腰膝酸冷,畏寒肢冷,性慾淡漠。
- 腎陰虛:月經先期、量少色紅,潮熱盜汗,五心煩熱。
- 氣血虛弱型:月經量少色淡,面色萎黃,神疲乏力,頭暈心悸。
- 痰濕型:形體肥胖,月經延後或閉經,白帶黏稠,胸悶泛惡。
- 肝鬱型:月經先後不定,經前乳脹,煩躁易怒,胸脅脹滿。
- 血瘀型:經行不暢,色紫暗有塊,少腹刺痛,經期腹痛劇烈。
治療原則:
中醫治療無子強調辨證論治,針對不同證型予以相應調理:
- 補腎填精:常用方如毓麟珠、右歸丸(腎陽虛)、左歸丸(腎陰虛)。
- 補氣養血:選用歸脾湯、八珍湯等。
- 化痰除濕:可用蒼附導痰湯加減。
- 疏肝解鬱:常用柴胡疏肝散或開鬱種玉湯。
- 活血化瘀:以少腹逐瘀湯或血府逐瘀湯為主。
其他療法:
除內服藥外,針灸、艾灸(如關元、氣海、三陰交等穴位)亦有助於調理氣血,改善生殖功能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