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吳德漢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吳德漢,清代中醫名家,字宗海、為章,湖南宜章人士。其生平雖鮮見於官修史冊,然所輯《醫理輯要》一書流傳後世,為中醫學術研究之重要文獻,現存刊本可見其學術遺緒。
學術背景與醫學思想
吳氏所處之清代,中醫學術正值理論深化與臨床經驗整合之時期。其著作《醫理輯要》以輯錄形式彙編醫理精華,內容或涉陰陽五行、臟腑經絡之基礎理論,亦可能涵蓋診法(望聞問切)、治則(如虛實補瀉)等臨床實務。清代醫家重視經典注釋與實用醫學結合,吳氏之輯錄工作,當反映此時代特徵,旨在提綱挈領,便於後學掌握醫道核心。
《醫理輯要》之特色
此書雖未如《醫宗金鑑》等官修醫籍廣傳,然地方性醫家輯著往往保留獨到見解或民間經驗。清代輯錄類醫書常融合《內經》《傷寒》之說,輔以歷代名家論述,推測吳氏此書亦可能兼採張仲景、李東垣等前賢理論,並參以己驗,尤其重視臨證之實用性。湖南地處南方濕熱之域,書中或對濕溫、瘴癘等地方病證有所探討,反映地域醫學特色。
吳德漢於中醫史之定位
清代地方醫家之貢獻,多見於整理與傳續醫學知識。吳氏雖非開宗立派之大家,然其輯要之作,體現中醫「由博返約」之治學傳統,對湖湘醫學之發展或有推動。其書若涉及藥性配伍或針灸方脈,更可窺見其融通藥治與針法之思路,符合清代重視綜合療法之趨勢。
註:吳氏具體生平事蹟與醫案記載有限,後世研究多依其存世著作推論學術脈絡。然其名與《醫理輯要》仍為探究清代中醫地域性發展之重要線索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