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吳復珪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吳復珪

吳復珪為宋代著名醫學家,生卒年及籍貫不詳,然其醫術精湛,尤擅醫方與本草之學。宋太宗淳化年間(990-994年)曾任御醫,深得皇室信賴。其醫事活動主要集中於北宋初期,曾多次參與官方醫學典籍之編修,對中醫藥學發展貢獻卓著。

參與編修《開寶新詳定本草》

開寶六年(973年),吳復珪奉敕與劉翰、翟煦、張素、馬志等醫家共同修訂《開寶新詳定本草》。此書以唐代《新修本草》為基礎,增補新藥、考訂藥性,並詳述產地與功效,為宋代官方藥典之重要範本。吳復珪於編修過程中,可能負責藥性理論之釐定或臨床應用之整理,反映其對本草學之深厚造詣。

編纂《太平聖惠方》

太平興國七年(982年),吳復珪參與編修《太平聖惠方》。此書由宋廷組織醫官集歷代驗方及當時醫家經驗編撰而成,凡一百卷,收方一萬餘首,為宋代大型方書之代表。吳復珪所集之醫方亦被收錄其中,內容涵蓋內外婦兒各科,尤重視辨證施治與方劑配伍,體現宋代醫學重實證、集大成的特點。

著作《金匱指微訣》

吳復珪另撰有《金匱指微訣》一書,惜未見傳世。書名「金匱」或與張仲景《金匱要略》相關,推測其內容可能涉及臟腑辨證或方劑精要,強調醫理之微觀闡釋。宋代醫家常以「指微」為名,寓探討醫道精微之意,故此書或為吳氏臨床心得之總結,反映其對仲景學說之發揮。

學術影響

吳復珪身處宋代醫學復興之際,其參與之典籍編修,不僅系統整理前代醫藥知識,更奠定宋代醫學理論與臨床之規範。尤其《太平聖惠方》集方之廣,對後世《聖濟總錄》等官修醫書影響深遠。其本草學貢獻亦促進了藥物學與臨床應用之結合,體現宋代醫家重實用、尚考據之學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