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吳嘉德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清代醫家吳嘉德,其生平履貫雖未見詳載於史冊,然其醫學著作《保赤篇》(亦名《保赤輯要》)流傳於世,足見其於中醫兒科領域之造詣。此書專論小兒養護及疾病調治,承襲明清時期兒科「保赤育嬰」之學術傳統,反映當時醫家對小兒「稚陰稚陽」體質特點之深刻認知。
考其學術淵源,當溯源於錢乙《小兒藥證直訣》所奠立的兒科辨證體系,尤重「小兒五臟六腑,成而未全,全而未壯」之生理特性。書中所述之診療方法,必然結合清代盛行之「溫病學說」,於小兒熱病辨治當有發揮。觀其書名「保赤」二字,正契合中醫「治未病」思想,強調透過飲食調攝、起居養護以固護小兒陽氣,防範外邪侵襲。
就其內容推論,當涉及小兒脈診特色(如「一指定三關」技法)、驚風辨證八候(搐、搦、顫、掣、反、引、竄、視)、以及疳積等常見病症之治療要訣。其中用藥必遵「小兒髒氣清靈,隨撥隨應」之則,遣方輕靈,善用丸散膏丹等適於小兒服用之劑型。
吳氏之術,上承《顱囟經》以降歷代兒科精要,下啟民間育嬰經驗,雖原著散佚不全,然由書名可窺其融匯醫學理論與臨床實務之特色,於清代兒科醫籍中當具一定學術價值,亦為研究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小兒養護觀念之重要文獻參考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