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吳嘉祥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吳嘉祥(1833-?年),字志成,號夢蘭,清代河南浙川(今屬南陽)人。早年習儒務農,後因目睹鄉里婦人產後多病,遂潛心鑽研醫術,尤精女科,後漸通諸科。其醫術重氣血調理,臨證善辨體質,結合地域風土與時令變化施治,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之旨。

吳氏深諳婦科「經帶胎產」諸疾,主張產後調理當以「補虛化瘀」為要,契合《金匱要略》「新產血虛,多汗出,喜中風,故令病痙」之論。其處方多取法傅青主,重用當歸、川芎等藥以養血活血,佐黃芪益氣固表,融合補瀉之法,展現清代婦科用藥特色。

所著《眼科新新集》為其臨證心得,書中論述「五輪八廓」學說,強調眼疾與臟腑關聯,如「瞳神屬腎,白睛屬肺」,治療上注重清肝明目與滋腎填精並舉,反映中醫「從臟治目」的整體觀。該書刊行後流傳甚廣,為清代眼科重要文獻之一。

吳嘉祥之學術承襲明清溫補學派,又能因地制宜,體現中醫辨證靈活之特質。其生平雖少見於正史記載,然透過醫著可窺見其融合經典理論與地方醫療經驗之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