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吳建鈕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清代醫家吳建鈕,其生平籍貫尚未有確切考證,然其醫學著述仍流傳於世。吳氏所著《異傳稀痘經驗良方》一卷,乃專論痘疹防治之醫籍,集中醫兒科與疫病防治經驗之大成。該書國內未見刊本,然東瀛日本尚有傳本存世,可見其學術影響跨越地域。
痘疹之治,在中醫學體系中原屬溫病學範疇。吳氏此書題名「稀痘」,當與傳統中醫「稀痘方」理論相承。溯及明代《本草綱目》,已有「稀痘方」記載,多採用升麻、葛根等具透表解肌之藥,佐以涼血解毒之品,此與《異傳稀痘經驗良方》可能具有學術淵源。清代溫病學鼎盛之際,醫家對痘疹認識趨於系統,吳氏之術或融合了當時新舊學說。
考清代醫籍,稀痘之術多從兩途:一者內服方藥調理氣血,如《醫宗金鑒》所載加減消毒飲;二者外用藥物預防,如《種痘新書》所述人痘接種法。吳氏既以「異傳」為名,其方當有獨特傳承,可能涉及特定藥物配伍或施治手法。惜原書未得親見,然據書名推測,當包含臨證驗方與辨證要訣,反映清代江南醫家治療痘疹的特殊經驗。
日本現存傳本頗具文獻價值,既可窺見中日醫學交流之跡,亦為研究清代疫病防治史的重要實證。江戶時期漢方醫家多關注痘疹治療,如吉益東洞一派的「驅痘術」,與吳氏稀痘方或可比較研究。該書東傳經歷,亦反映出清代醫籍海外流布的獨特途徑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