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王彥伯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王彥伯
唐代著名醫家、道士,荊州(今湖北江陵)人。其醫術精湛,尤善脈診,臨證以脈象斷生死,效驗卓著,時人譽為「決診如神」。平生仁心濟世,常煮製藥散廣施貧民,服者多愈,深得百姓敬重。
醫術特色
- 脈診精微
王彥伯深諳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脈理,強調「脈為醫之關鍵」,善辨三部九候,以脈象推斷疾病轉歸,尤擅識別臟腑氣血盛衰與病邪深淺。其脈法注重「胃氣」存亡,若脈得中和之象,雖病可治;若真臟脈現,則預後不良,此與《黃帝內經》「有胃則生,無胃則死」之論相合。 - 藥散救濟
唐時百姓貧病交迫,王彥伯以簡便廉效為方,精研藥散配伍。其方多選常見草藥,如茯苓、甘草、生薑等,注重調和氣機、扶正祛邪,尤重脾胃升降之樞,契合張仲景「脾旺四季不受邪」之旨。 - 道醫結合
身為道士,王彥伯將道家養生思想融入醫理,重視「精氣神」調攝,提倡恬淡虛無以卻病延年。其醫案中常見以導引、吐納輔助藥石,體現「形神共養」的整體觀。
學術影響
王彥伯之脈學經驗,對後世醫家診法影響深遠。宋代《脈訣刊誤》等典籍亦引其論述,強調「脈證合參」之要。其施藥濟貧之舉,更開唐代醫家「惠民局」先河,彰顯醫者仁心。
王彥伯融合道、醫二學,以精湛技藝與悲憫情懷垂範後世,堪稱唐代醫林之佼佼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