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胃熱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胃熱渴是一種中醫學術語,也被稱為胃熱口渴。它是由脾胃實熱灼津所致的口渴症狀。根據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九的記載,其特徵有胸膈煩悶和口渴希望喝水。治療方法包括清胃生津的中藥方劑,如豬肚丸、赤茯苓散、玉女煎等。

胃熱渴的症狀包括:

  • 口渴且多喝水,但喝水後並不能緩解口渴感。
  • 胸膈感覺煩悶,即胸部和膈肌區域感到悶悶不適。
  • 舌頭呈紅色,舌苔薄黃,脈搏滑數。

胃熱渴的病因是由於脾胃實熱灼津所致。脾胃是體內重要的消化器官,主要功能是分解吸收食物中的養分,並排出代謝產物。當脾胃功能失調,出現實熱症狀時,就會導致胃熱渴的發生。

胃熱渴的治療方法是清胃生津。常用的中藥方劑有豬肚丸、赤茯苓散、玉女煎等。豬肚丸的成分包括豬肚、黃連、黃芩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等藥材,能夠清熱解毒、健脾益胃、生津止渴。赤茯苓散的成分包括赤茯苓、白朮、甘草等藥材,具有健脾利水、清熱生津的效果。玉女煎的成分包括生地黃、麥冬、天花粉、玄參、石斛、甘草等藥材,能夠養陰生津、清熱涼血。

預防胃熱渴的方法包括注意飲食,避免過量攝取辛辣、油膩和生冷等刺激性食物,以減輕脾胃負擔。同時,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,以免影響脾胃功能。另外,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
胃熱渴是中醫常見的疾病之一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