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胃熱嘔吐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胃熱嘔吐,又稱胃火嘔吐、熱嘔。是指由於胃熱內盛,津液受灼,胃失和降,而引起的嘔吐。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嘔吐酸水、發熱口渴、煩躁不安、大便秘結等。
病因病機
本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1.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生冷瓜果,損傷脾胃,導致胃熱內盛。 2.情志不遂: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橫逆犯胃,胃失和降,亦可導致胃熱嘔吐。 3.外感六淫:外感六淫,侵襲人體,內郁於胃,化熱生火,亦可導致胃熱嘔吐。
臨床表現
本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1.嘔吐酸水:是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。嘔吐物多為酸水,色黃而臭,量多而頻,伴有噁心、噯氣等。 2.發熱口渴:由於胃熱內盛,津液受灼,可出現發熱口渴的症狀。發熱多為高熱,口渴多為乾渴,喜冷飲。 3.煩躁不安:由於胃熱內盛,擾亂心神,可出現煩躁不安的症狀。患者常表現為坐臥不安,心煩意亂,易怒易躁。 4.大便秘結:由於胃熱內盛,津液被灼,可出現大便秘結的症狀。大便多干硬,排出困難。
診斷治療
本病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如嘔吐酸水、發熱口渴、煩躁不安、大便秘結等。
本病的治療以清胃瀉火、和胃降逆為主。常用方藥有:
1.黃連解毒湯:本方由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大黃、生薑、大棗組成。具有清熱解毒、瀉火通便的功效。適用於胃熱嘔吐、大便秘結者。 2.清胃散:本方由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白芍、甘草組成。具有清熱瀉火、和胃降逆的功效。適用於胃熱嘔吐、煩躁不安者。 3.保和丸:本方由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陳皮、半夏、生薑、大棗組成。具有健脾和胃、降逆止嘔的功效。適用於脾胃虛弱、胃熱嘔吐者。
預防保健
本病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1.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肥甘厚味、生冷瓜果。 2.情志宜舒暢,不宜生氣、鬱悶。 3.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 4.適當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胃熱嘔吐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嘔吐酸水、發熱口渴、煩躁不安、大便秘結等。本病的治療以清胃瀉火、和胃降逆為主。患者平時應注意飲食調理,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適當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,以增強自身的抵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