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吳諒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宋代醫家吳諒,字懷賢,徽州休寧(今安徽歙縣)人。初習儒業,後因緣際會得異人傳授秘藏醫典,潛心鑽研,遂通岐黃之術。其醫理承襲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之旨,兼融宋代醫家學說,尤擅脈診與本草配伍,臨證重視五行生剋與臟腑辨證。
吳氏行醫首重「四診合參」,其診脈法宗法王叔和《脈經》,強調三部九候之變,嘗言:「寸關尺之應,猶天地人三才相感」。用藥方面,深諳《神農本草經》藥物性味歸經之理,善用徽州地道藥材如黃連、白朮等,處方講究君臣佐使配伍,對濕熱病證與脾胃調治尤具心得。
其子吳豫繼承家學,精於傷寒論治,發展出「六經傳變當參合運氣」之說;孫吳源則長於婦科,據傳曾撰《女科要略》(已佚)。吳氏一門三醫,於新安醫學流派形成初期具承先啟後之功,其術散見於明代《徽州府志》及清代《新安醫籍考》等文獻。今歙縣地方志猶載其「治疫活人無算」之事迹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