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吳敏修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吳敏修

南宋醫家,具體生卒年與籍貫不詳,然於宋仁宗時期醫術卓著,名噪一時,獲「國醫」之譽。其醫學造詣深厚,尤精傷寒之學,擅長辨證施治,對外感熱病之診療具獨到見解。

吳氏嘗撰《傷寒辨疑論》一書,內容應涉及六經辨證、方藥運用及傷寒症候之辨析,惜該書未見流傳後世,殊為憾事。然由書名推測,其學術重心或與辨別傷寒證候之疑似相關,此與宋代傷寒學發展脈絡相契。該時期醫家多致力於釐清《傷寒論》奧義,並針對臨床疑難提出新解,吳氏著述亦可能承此風氣而生。

學術背景探析
南宋傷寒學受朱肱《類證活人書》影響甚鉅,強調「因名識病,因病識證」,吳敏修之「辨疑」或亦循此路徑,結合脈證與方藥,對相似證候(如太陽病與少陰病表證之辨、陽明腑實與太陰寒濕之異)進行系統區分。此種辨證思維,反映出宋代醫家對張仲景學說之深化與實踐。

歷史定位
雖著作佚失,然「國醫」之稱足見其當時影響力。宋代醫療體系中,此譽多賜予醫理與臨床兼擅者,推測吳氏除傷寒外,或亦通曉內科雜病與官廷療疾之法,惜史料有限,未得詳考。其學術貢獻,仍可視為南宋傷寒學派發展之一環,與龐安時、許叔微等醫家同具時代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