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吳惟貞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吳惟貞

吳惟貞,明代醫家,生平籍貫不詳,然其著作《藥性賦大全》與《家抄濟世良方》流傳於世,尤以日本刊本為現存主要版本,中國境內則未見原刊本留存。其學術貢獻集中於中藥藥性理論與臨床方劑彙編,反映了明代中醫藥學的實用性與普及趨勢。

學術著作與內容特色

  1. 《藥性賦大全》
    此書屬藥性啟蒙類著作,以賦體形式歸納藥物特性,便於習醫者背誦掌握。明代藥性賦多承金元時期藥理學說,如四氣五味、升降浮沉等理論,並融合臨床用藥經驗。吳惟貞可能在此基礎上整理增補,系統化分類藥物功效,例如解表、清熱、補益等類別,強化初學者對藥性速記與應用的連結。
  2. 《家抄濟世良方》
    此書為方劑彙編,內容或輯錄歷代驗方與民間效方,側重實用性與簡便性。明代「家抄」類醫書盛行,多針對常見病證(如傷寒、痢疾、婦科雜病)提供成方,結合當時地方用藥習慣,反映基層醫療需求。吳惟貞所輯方劑可能參酌張仲景、李東垣等前賢方論,並融入明代溫補學派或外科經驗,具時代特色。

醫學背景與影響

吳惟貞活動於明代,正值中醫理論與方劑學的整合期。其著作傾向實用導向,與龔廷賢《萬病回春》等通俗醫籍風格相近,目的在普及醫學知識。雖原刊本在中國失傳,然日本保存之版本,可窺見中醫藥東傳的脈絡,及日本漢方醫學對明代醫著的吸收與改造。

吳惟貞之名雖未見於主流醫史文獻,但其著作的流布,佐證了明代民間醫家的學術活力,以及中藥學教育從經典向大眾化過渡的歷程。其藥性賦與方書編纂,亦為後世研究中醫藥學術傳播提供了重要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