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吳錫璜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吳錫璜醫家生平與學術成就
生平簡介
吳錫璜(1872-1950年),字瑞甫,號黼堂,福建同安(今屬廈門)人,為近代著名中醫家。光緒年間中舉,後棄官從醫,承襲家學。其七世祖吳撝吉為當地名醫,父吳筠谷亦精於醫術,故吳錫璜自幼浸淫醫道,奠定深厚學術根基。懸壺廈門期間,致力醫學教育,創辦「廈門國醫學校」,培育中醫人才,影響遍及海內外。日軍侵華時拒與合作,避居新加坡,持續行醫著述直至逝世。
學術貢獻與著作
吳錫璜治學嚴謹,兼通中西,尤擅溫病與脈學,其著作以融合傳統醫理與當時西醫學說為特點,展現「衷中參西」之思想:
- 《中西溫熱串解》
此書為溫病學重要文獻,系統論述溫熱病之病因、病機與辨治。吳氏參酌西醫傳染病學說,辨析溫病與傷寒之異同,強調「溫邪上受,首先犯肺」之傳變規律,並詳述衛氣營血辨證之臨床應用。書中對白虎湯、清營湯等方劑之運用獨具心得,深化溫病理論體系。 - 《中西脈學講義》
結合傳統脈學與西醫循環生理,闡釋切脈原理。吳氏提出「脈象雖繁,不外氣血陰陽」之綱領,剖析浮、沉、遲、數等二十八脈之臨床意義,並對比西醫脈搏測量,力求科學化脈診技術。 - 《評註陳無擇三因方》
對宋代陳無擇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進行考訂與評析,強調「內因、外因、不內外因」三因學說之實踐價值,並補充歷代醫家驗方,彰顯其對病因學的深刻見解。 - 《校正聖濟總錄》
重校宋代官修醫書《聖濟總錄》,考據版本異同,釐定條文,使此部綜合性醫學巨帙更臻完備,為後世研究宋以前醫藥知識提供可靠文本。
臨床特色與影響
吳錫璜臨證重視「辨證求因」,擅長內科雜病與溫熱病治療。其用藥靈活,常結合閩南地區濕熱氣候特點,化裁經方;針灸則推崇《內經》針法,強調「調氣為先」。所創國醫學校推動中醫現代教育,門生多成一方名醫,對民國時期中醫學術傳承貢獻卓著。
歷史評價
吳氏身處中西醫學碰撞之時代,既恪守《內經》《傷寒》根基,又汲取新知,體現中醫開放包容之特質。其著述至今仍為研習溫病與脈學之重要參考,奠定其在近代中醫史上承先啟後之地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