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吳正倫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吳正倫(約1529-1568年),字子叔,號春岩子,安徽歙縣人,明代著名醫家。幼年喪父,家境貧寒,然勤奮好學,專攻醫術,後遊醫於山東、北京等地,醫名遠播。
吳正倫精通脈診與方劑,臨證善於辨證施治,尤擅長調理虛損之證與婦科諸疾。其醫術高明,曾治癒明穆宗貴妃之疾,並為年幼的神宗診治獲效,因而受穆宗嘉賞。然因才華出眾,招致太醫院御醫妒忌,竟遭毒害而亡,時年未滿四十,殊為可惜。
著作方面,吳正倫留下多部醫籍,包括《養生類要》、《脈證治方》與《治人心鑒》。其中,《養生類要》融合中醫養生理論,強調順應四時、調攝精神,並收錄實用方劑,對食療與藥補皆有闡述;《脈證治方》則系統整理脈學理論與臨證經驗,體現其「脈證合參」的診治特色,書中方劑配伍嚴謹,多用於內科雜病調治。此二書皆有刻本傳世,惟《治人心鑒》已佚,推測內容或與醫德、臨證心法相關。
吳正倫的學術思想承襲《內經》與金元四家之說,重視氣血調和與臟腑平衡。其處方用藥注重標本兼顧,如治虛證常以健脾益氣為本,佐以滋陰或溫陽,避免峻補壅滯;治婦科病則強調疏肝解鬱,配合活血調經,反映明代醫家對情志致病之重視。
其生平雖短促,然醫術與著述對後世影響深遠,尤以脈學與養生見解為後人所重,堪稱明代新安醫派之代表人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