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吳之英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吳之英
吳之英,清代醫家,生平履歷不詳,以中醫經絡學研究見長。其所著《經脈分圖》一書,系統整理經絡循行路線,並繪製相應圖譜,對後世經絡學研究頗具影響,現仍有刊本傳世。
學術貢獻
《經脈分圖》
此書以十二正經及奇經八脈為主軸,詳述經脈循行路線、腧穴位置及其與臟腑的關係。吳氏特別強調經脈的立體分佈,將傳統文字描述轉化為直觀圖示,使得經絡學說更易於理解與傳授。書中採用的圖譜繪製方式,結合了明代《鍼灸聚英》等著作之精髓,並進一步細化經脈走行細節,對於針灸臨床應用具有重要參考價值。
經絡理論特色
吳之英在《經脈分圖》中,除了繼承《黃帝內經》的經脈學說外,亦提出以下觀點:
- 經脈與氣血關係:強調經脈不僅是氣血運行通道,更有調節氣機升降出入的功能。
- 經穴聯繫臟腑:詳細闡述特定腧穴如何通過經絡影響相應臟腑功能,體現中醫「內屬臟腑,外絡肢節」的整體觀念。
- 奇經八脈的臨床意義:特別重視衝脈、帶脈的調節作用,認為其與婦科、內科雜症關係密切。
吳氏著作雖未廣泛流傳,但其圖文並茂的編撰方式,為後世經絡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範本,尤其對清代中後期針灸學發展有一定影響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