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五發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五發疽,是癰疽生於腦、背、眉、髯、鬢者之總稱。
《外科精義》卷上說:“五發疽者,生於腦、背、眉、髯、鬢者也。齊氏認為五發疽大概論之可分為三等,一者疽也,二者癰也,三者癤也。三者之候,惟疽最重。其因皆曰滋味與厚衣,衣服厚暖則易招寒;滋味過多,則五臟生熱,臟腑積熱,則血脈不流,毒氣凝滯,邪氣伏留,熱搏於血,血聚則肉潰成瘡。淺則為癤,實則為癰,深則為疽。膿成宜服五香湯或當歸托里散之類。膿水不快者,即用追蝕之藥,或鋌子紝之。外用鹿角散以醋熬為糊貼之,以紝引流,忌早生肌之藥。其調理次第,尚需臨時制宜,慎勿早斂而再發。”
五發疽的病因,主要是由於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或衣著過厚,寒濕內生,蘊而化熱,毒氣內蘊,結聚成疽。
五發疽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1、局部皮膚紅腫熱痛,有硬結,觸之堅硬,有波動感。
3、舌質紅,苔黃,脈滑數。
五發疽的治療,以清熱解毒、化膿排膿為主。可用五香湯、當歸托里散等清熱解毒、化膿排膿的中藥內服。外用追蝕散、鹿角散等外敷,以促進膿液排出。
五發疽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飲食調節,避免過食肥甘厚味,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如果出現了五發疽的症狀,要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