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五風變成內障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五風變成內障證
五風變成內障證,又稱五風變內障,屬中醫眼科病證範疇,首見於明代王肯堂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。此證因五臟風邪上攻於目,導致瞳神變色、視物昏矇,甚則失明,為內障眼病之重症。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五風指肝風、心風、脾風、肺風、腎風,五臟風邪內生,或外邪引動內風,上竄目絡,阻塞神水運行,致使睛珠混濁,瞳神失養。其病機關鍵在於:
- 肝風亢盛:肝開竅於目,風陽上擾,易致青風、綠風內障。
- 痰火鬱結:脾胃濕熱蘊蒸,痰濁上蒙,常見於黃風內障。
- 氣血瘀滯:心肺氣血失和,絡脈瘀阻,多見於烏風、黑風內障。
臨床特徵
五風變內障依瞳神色澤及症狀分為五類:
- 青風內障:瞳神淡青,視野漸窄,時有眼脹。
- 綠風內障:瞳神渾綠,眼珠硬痛,嘔惡頭眩。
- 黃風內障:瞳神昏黃,目翳厚膩,視力驟降。
- 烏風內障:瞳神暗滯如煙,頭痛眼澀。
- 黑風內障:瞳神焦黑,視物不見,伴耳鳴腰痠。
治法與方藥
治療以平肝息風、化痰通絡、補益肝腎為主,依證型選方:
- 青風內障:選沈氏羚羊角湯加減,清肝明目。
- 綠風內障:用綠風羚羊飲,瀉火息風。
- 黃風內障:予半夏白朮天麻湯合三仁湯,化濕袪濁。
- 烏風內障:宜通竅活血湯,化瘀開竅。
- 黑風內障:投駐景丸合右歸丸,滋腎填精。
此證多本虛標實,早期調治可緩解病勢,若遷延失治,恐致神光耗竭。歷代醫家強調「治風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」,故用藥常配伍當歸、川芎等活血之品,以標本兼顧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