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五戶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五戶
別名與出處
五戶為經穴別名,首見於《銅人腧穴圖經》,所指即為天突穴。此別名雖鮮少使用於臨床,然於古典醫籍中仍具文獻價值,反映中醫腧穴命名之多元性。
天突穴之定位與歸經
天突穴屬任脈,位於頸部正中線,胸骨上窩中央凹陷處。其為任脈與陰維脈之交會穴,具調理氣機、通利咽喉之效。
主治功能
天突穴為治療上焦疾患之要穴,主要用於:
- 呼吸系統病症:咳嗽、氣喘、喉痹、暴喑等,因其能宣通肺氣、降逆化痰。
- 咽喉疾患:噎膈、梅核氣,藉其疏調局部氣血而緩解梗阻之感。
- 氣機不暢:胸中氣逆、噯氣,透過任脈調和陰陽之特性以平衝降逆。
刺灸法
- 針刺:直刺0.2~0.3寸後,針尖轉向下方,沿胸骨後緣緩進1~1.5寸。需注意深部為氣管及縱隔結構,操作當審慎。
- 灸法:可溫和灸5~10分鐘,用於虛寒性喘咳。
腧穴配伍
- 配膻中、肺俞,增強寬胸理氣之效,治療氣喘胸悶。
- 合列缺、照海,滋陰清熱,適用於陰虛喉痛。
理論淵源
《靈樞·本輸》提及「缺盆之中任脈也,名曰天突」,強調其為氣機出入之樞紐。後世醫家進一步闡釋其「通利上焦」之功,如《醫宗金鑒》載其主治「喉嚨暴病」。五戶之別名或與古代解剖定位或方言音轉相關,具體緣由待考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