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五積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五積,病名。五臟積證之總稱。《難經.五十六難》載五臟之積:肝之積名曰肥氣,心之積名曰伏梁,脾之積名曰痞氣,肺之積名曰息賁,腎之積名曰賁豚。後世稱為五積。詳見各條。
五積是五臟積證的總稱。五臟積證是指五臟功能失調,水濕停聚所致的病證。臨床表現為胸腹脹滿、疼痛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。
五積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1.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損傷脾胃,導致脾失健運,水濕停聚。
2.情志不遂,肝失疏泄,氣鬱化火,灼傷津液,水濕內停。
3.勞倦過度,損傷正氣,脾胃虛弱,水濕內停。
4.外感六淫,邪毒侵襲,阻遏脾胃,運化失常,水濕內停。
五積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1.胸腹脹滿,疼痛,嘔吐,腹瀉等症狀。
2.舌苔白膩,脈滑。
3.病情嚴重者,可出現神志昏迷,四肢厥冷等症狀。
五積的治療以健脾利濕、化痰散結為主。常用方藥有:
1.保和丸:具有健脾和胃、化痰散結的功效。主治脾胃虛弱、水濕停聚所致的胸腹脹滿、疼痛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。
2.三黃瀉心湯:具有清熱瀉火、化痰散結的功效。主治肝火上炎、痰熱內結所致的胸腹脹滿、疼痛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。
3.四君子湯:具有健脾益氣、化痰散結的功效。主治脾胃虛弱、水濕停聚所致的胸腹脹滿、疼痛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。
五積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1.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肥甘厚味。
2.情志宜舒暢,不宜生氣、鬱悶。
3.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4.注意防寒保暖,避免受涼。
5.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五積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,臨床表現多種多樣,治療方法也因人而異。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治療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