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五焦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五焦 五焦是指第五、六胸椎棘突間的位置,是中醫學中的名詞。《靈樞·背腧》中提到「心腧在五焦之間」。

五焦也稱五臟 五焦也稱為五臟,包括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五個臟器。五焦是五臟的別稱,而五臟分別主管著人體的五種功能:心主血脈、肝主疏泄、脾主運化、肺主呼吸、腎主水液。五臟在人體內相互協調,共同維持人體的正常運行。

五焦腧穴 五焦在人體的背部有相應的腧穴,可用來治療與五臟相關的疾病。具體位置如下:心腧位於第五、六胸椎棘突間,肝腧位於第九、十胸椎棘突間,脾腧位於第十一、十二胸椎棘突間,肺腧位於第一、二腰椎棘突間,腎腧位於第二、三腰椎棘突間。

五焦腧穴可用來治療與五臟相關的疾病。例如,心腧可用來治療心悸、失眠、健忘等疾病;肝腧可用來治療胸脅脹痛、目赤腫痛等疾病;脾腧可用來治療腹脹、腹瀉、食慾不振等疾病;肺腧可用來治療咳嗽、氣喘、胸悶等疾病;腎腧可用來治療腰痛、水腫、遺尿等疾病。

針灸治療和艾灸治療 五焦腧穴是治療與五臟相關疾病的重要穴位,常用於臨床上治療各種內科疾病。在針灸治療時,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選擇相應的五焦腧穴進行針刺或艾灸。針刺方法包括毫針直刺或斜刺,深度在1-1.5寸之間;艾灸方法可用溫和的艾條灸,每次10-15分鐘;另外也可進行隔姜灸,每次15-30分鐘。

注意事項 在使用五焦腧穴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:

  • 五焦腧穴屬於足少陽膽經,過度刺激膽經可能導致氣機升降失常,因此使用五焦腧穴時不宜過度刺激。
  • 五焦腧穴位於背部,皮膚較薄,針刺時應注意深度,避免損傷皮膚。
  • 五焦腧穴為人體重要穴位,針刺時應注意操作規範,避免誤傷。

五焦腧穴廣泛應用於臨床,可治療多種內科疾病。在針灸治療中,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可選擇相應的五焦腧穴進行針刺或艾灸,以緩解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