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五門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《標幽賦》所載「五門」,乃中醫針灸學重要理論體系,其義多重,茲分述如下:
一、天干化合之門 《針灸大成》闡明:「五門者,天干配合,分於五也。」此承《內經》運氣學說,取天干陰陽相合之理:
- 甲(陽木)己(陰土)合化土 → 中宮之門
- 乙(陰木)庚(陽金)合化金 → 西門
- 丙(陽火)辛(陰金)合化水 → 北門
- 丁(陰火)壬(陽水)合化木 → 東門
- 戊(陽土)癸(陰水)合化火 → 南門
此五門配屬五方,暗藏五行生剋之機,針灸時據病性選取相應門戶以調氣血。
二、五腧穴之門 另說以十二經脈之「井、滎、俞、經、合」特定穴為五門:
- 井穴(木性)如水之源泉,主神志急症
- 滎穴(火性)如微流,清熱瀉火
- 俞穴(土性)如輸轉之樞,調和氣血
- 經穴(金性)如河道通行,治喘咳寒熱
- 合穴(水性)如百川入海,調臟腑逆氣
三、五門十變通玄 與「十變」相配時,五門更顯精微:
- 甲己化土刺太白(脾經俞土穴)
- 乙庚化金刺太淵(肺經俞土穴)
- 丙辛化水刺陰谷(腎經合水穴)
- 丁壬化木刺大敦(肝經井木穴)
- 戊癸化火刺靈道(心經經金穴)
此乃「夫妻互配」之法,透過五行化氣,使針刺不僅調本經,更能激發相合經脈之氣。
其理皆本《靈樞·九針十二原》「經氣所行,出入離合」之旨,臨證需據病機深淺,或取天干化合以調氣運,或選五腧相配以應經脈,共奏「分主客而針無不效」之功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