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五味偏嗜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五味偏嗜

五味偏嗜是一個中醫病因病理學名詞,指的是長期偏嗜某種食味,導致人體可能產生不良反應或致病。五味指的是辛、甘、酸、苦、鹹等食味。例如,偏嗜辛辣的食物容易引起便祕、口瘡或痔瘡等疾病;嗜食甘膩的食物則可能導致中滿、泛酸等症狀。

根據《素問·五味論》的說法:「五味入口,各有所宜,甘能緩急,酸能收斂,辛能散,苦能泄,鹹能軟堅。」這表示五味食物進入體內,各有其性味和功效;但過量攝取則會引起相反的作用。以過量偏嗜辛辣食物為例,會耗損津液,損傷脾胃,進而引發便祕、口瘡、痔瘡等疾病;過量嗜食甘膩的食物則會生成痰,助濕,阻礙脾胃運化,引起中滿、泛酸等症狀。

五味偏嗜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,長期飲食偏好某種味道的食物會導致體內陰陽失衡,氣血不調和,從而引發各種疾病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應該注意保持飲食均衡,避免過量偏嗜某種食物。

參考資料:

  1. 王唯工主編,《黃帝內經素問講義》,人民衛生出版社,2012年。
  2. 張介賓著,《景嶽全書》,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,2012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