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五泄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五泄,五種泄瀉的總稱。
《難經.五十七難》:「泄凡有五,其名不同。有胃泄,有脾泄,有大腸泄,有小腸泄,有大瘕泄。」
《宣明論方》卷十:「五泄有溏泄、鶩泄、飧泄、濡泄、滑泄。」
詳見各條。
五泄的病因病機,主要與脾胃功能失調有關。
脾主運化,脾虛則運化失常,水谷精微不能被吸收,從而出現泄瀉。
胃主受納,胃虛則受納失常,水谷不化,從而出現泄瀉。
大腸主傳導,大腸虛則傳導失常,水谷不化,從而出現泄瀉。
小腸主吸收,小腸虛則吸收失常,水谷精微不能被吸收,從而出現泄瀉。
大瘕泄,是指由於大瘕阻塞腸道,導致腸道傳導失常,從而出現泄瀉。
五泄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腹痛、腹瀉、大便稀薄、水谷不化等。
五泄的治療,以健脾益氣、化濕止瀉為主。
可用參苓白朮散、香砂六君子丸等方藥治療。
五泄的預防,主要包括飲食調養、起居調養、情志調養等。
飲食調養,要注意飲食清淡,不吃生冷油膩、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起居調養,要注意勞逸結合,不要過度勞累。
情志調養,要保持心情舒暢,不要生氣、焦慮。
五泄是中醫學中常見的一種疾病,其病因病機複雜,臨床表現多樣,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。
因此,在治療五泄時,一定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辨證施治,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