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五噎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五噎,病證名。
1.氣噎、憂噎、食噎、勞噎、思噎五種噎證。見《諸病源候論.否噎病諸候》。皆由陰陽不和,三焦隔絕,津液不行,憂恚嗔怒所生。
2.因氣滯、血瘀、火炎、痰凝、食積五者所致噎者。見《證治匯補》卷五。
《諸病源候論》中記載:「否噎者,五噎也。五噎之為病,皆由陰陽不和,三焦隔絕,津液不行,憂恚嗔怒所生。其病有五:一曰氣噎,二曰憂噎,三曰食噎,四曰勞噎,五曰思噎。氣噎者,胸中氣逆,咽中氣塞,不能飲食,如噎塞狀,其人面色青黃,手足逆冷,脈沉細而數,此為氣噎也。憂噎者,憂愁思慮過度,氣血不和,咽中氣塞,不能飲食,如噎塞狀,其人面色青黃,手足逆冷,脈沉細而數,此為憂噎也。食噎者,食後胸中氣逆,咽中氣塞,不能飲食,如噎塞狀,其人面色青黃,手足逆冷,脈沉細而數,此為食噎也。勞噎者,勞倦過度,氣血不和,咽中氣塞,不能飲食,如噎塞狀,其人面色青黃,手足逆冷,脈沉細而數,此為勞噎也。思噎者,思慮過度,氣血不和,咽中氣塞,不能飲食,如噎塞狀,其人面色青黃,手足逆冷,脈沉細而數,此為思噎也。」
《證治匯補》中記載:「五噎者,因氣滯、血瘀、火炎、痰凝、食積五者所致噎者。其證有五:一曰氣噎,二曰血噎,三曰火噎,四曰痰噎,五曰食噎。氣噎者,胸中氣逆,咽中氣塞,不能飲食,如噎塞狀,其人面色青黃,手足逆冷,脈沉細而數,此為氣噎也。血噎者,胸中氣逆,咽中氣塞,不能飲食,如噎塞狀,其人面色青黃,手足逆冷,脈沉細而數,此為血噎也。火噎者,胸中氣逆,咽中氣塞,不能飲食,如噎塞狀,其人面色青黃,手足逆冷,脈沉細而數,此為火噎也。痰噎者,胸中氣逆,咽中氣塞,不能飲食,如噎塞狀,其人面色青黃,手足逆冷,脈沉細而數,此為痰噎也。食噎者,胸中氣逆,咽中氣塞,不能飲食,如噎塞狀,其人面色青黃,手足逆冷,脈沉細而數,此為食噎也。」
五噎的治療方法,根據不同的病因,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。氣噎者,可用蘇子、半夏、陳皮、茯苓、白朮、甘草等藥物治療。憂噎者,可用柴胡、白芍、甘草、大棗、生薑、大黃等藥物治療。食噎者,可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陳皮、半夏等藥物治療。勞噎者,可用黃芪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陳皮、半夏等藥物治療。思噎者,可用遠志、石菖蒲、茯苓、甘草、陳皮、半夏等藥物治療。